分析化学

负责人: 王雷清
课程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所属学科门类:

  

     《分析化学》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和定位

《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化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和计算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为《中学化学》和《无机化学》,后续专业课程为《中药制药分析》、《药物分析化学》等,是药学及中药学、药品类、食品类、检验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定位服务于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制药企业或行业,主要为其培养从事药物生产与质量检验岗位工作等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2.  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基本操作试样采集、溶液制备及溶液浓度的计算、分析数据处理、四大典型滴定分析法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科学准确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量”的概念,提高精密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并能够从事基础的理化分析与数据处理工作。使学生具备在制药生产企业从事药物生产与检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程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掌握溶液制备、浓度计算及数据处理、四大典型滴定法等知识;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了解常用仪器构造及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能力培养目标:能够科学正确配制与使用各种化学试剂;正确使用滴定管、酸度计、电子天平等分析仪器与设备,及保养维护和排除故障。正确选择滴定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色谱法等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素质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网络自主学习、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团队精神。

4.教学内容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课程组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后续专业课程对《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及中药专业毕业生 职业岗位群的 岗位能力要求,在高职三年制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成人继续教育的教学计划 确定了课程内容。本课程由6个项目,16个学习章节任务组成,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践20学时。自学内容为云课堂已建好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共56学时。面授学时为24学时。六个项目为1分析基本操作,2分析数据处理,3滴定分析法,4电化学分析法,5光学分析法,6色谱法。

5.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们现已利用网络平台 智慧职教云课堂 建成了课程学习网站,学生需要按照任课教师安排,在网络上(即线上)开展自主学习。线上考核成绩计入到总成绩的50%。

6.教材及资源使用

教材选用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蔡自由、黄月君主编的《分析化学》。参考教材选用陈哲洪、鲍羽主编的《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实训教材选用黄月君、叶国华主编的《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7.师资队伍

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共13人组成,均有丰富的企业实践教学经验。均是省级 实践教学团队 骨干成员,参与 央财支持 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级 重点学科建设、省级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开发、国家级专业标准制定、多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12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有6人,讲师职称以上有11人,成员分别来自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天津大学大学等13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具有执业药师以上执业资格有8人,平均年龄40岁,青年教师信息化课程建设水平较高。是一支有着较强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梯队。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整体结构合理,在学历层次、学缘结构、执业资格、年龄结构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课程团队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是一支齐心合力,治学严谨,刻苦钻研的教学团队,保证了教学质量。

8.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教学环境优越,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校园已实现主干带宽10000兆的网络全覆盖,教室及实训室具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智慧职教(职教云)可在线学习,现已开展6个教学周期的教学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本课程在校内建有9个分析化学实验实训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电子天平室,精密仪器室,高效液相色谱仪实训室,气相色谱仪实训室,原子吸收光谱仪实训室,原子荧光光谱仪实训室,酸度计实训室,分光光度计实训室,均为多媒体互动实训室。学校经过多年努力,与绿叶制药、渤海制药等企业合作,在校外建设了众多实验实训基地。


  王雷清,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化学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本科是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是云南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医用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教学并进行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因为喜欢教学,所以一直不停的尝试和努力。2016年参加山东省成人教育数字化课程《有机化学》建设,并被评为优质课程。2017年至今,参与了国家级中药学精品资源库中《中药综合检验技术》建设。2018年,参与了《基础化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2019年完成了《无机与分析技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申报。副主编、参编并已正式出版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9部。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课题9项,发表论文6篇。近五年来,担任中药、经管、制药、药学、药剂、检验等专业的40多个班级2000余名同学《医用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帮文科生补课、第二课堂等总学时达2000多学时。其中《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均采用了智慧职教、云课堂混合教改上课,取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建成了一门实验课程《分析化学实验》,初步进行了学生分层实验教学模式尝试。此外,还进行专升本《无机化学》辅导,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函授《分析化学》的教学,累计学时超过300学时,具备丰富的成人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秀,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学名师”、“学习强国学习之星”、“省级文明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烟台市十佳创新技术能手”、“校级教学名师”、“校园最受欢迎的教师”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分析试样采集、制备和常用分离富集方法
第三章 标准溶液的制备和化学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第五章 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九章 配位滴定法
第十章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十一 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
十二 第十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十三 第十三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十四 第十四章 色谱法概述和平面色谱法
十五 第十五章 气相色谱法
十六 第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十七 实训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技术支持:山东和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网站 | 知识产权声明
山东省继续教育共享服务平台享有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未经书面允许,请勿链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