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工)

负责人: 郑春红
课程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课程属性: 基础课 所属学科门类:

  课程性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学基础知识是构成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始动力,也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工)》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科类多数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也是一门必要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计划学时96学时,6个学分。 课程内容:该课程包含理论和实验两大部分,物理(工)理论课程包括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经典物理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波动和波动光学等;近代物理部分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力学和量子物理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较系统和全面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课程特点: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比较抽象,并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 授课对象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参加工科类各专业自学考试的考生。要求考生通过学习获得物理学最基本的知识,能够应用简单的微积分与矢量方法对物理学问题进行计算和分析。同时,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顺利通过课程考试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理念:注重基础,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采取自学、面授、作业、答疑、考试等多种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录制了30讲的教学视频,其中前29讲为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第30讲为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在课堂讲授中我们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启发式教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物理(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吴王杰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简明大学物理》(第二版),张丹海 洪小达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大学物理实验》(第一版),邓剑平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4、《物理学》(第五版)马文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郑春红,女,197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讲师。2003年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青岛理工大学,工作至今。2015年12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多年从事本科和成人教育工作,先后承担过《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物理(工)》,《电子技术基础》、《CCD技术》、《电动力学》、《物理专业实验》等课程。负责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物理(工)》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工作,担任负责人。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章 守恒定律
第三章 气体动理论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第五章 静电场
第六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
第七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第八章 机械振动
第九章 机械波
第十章 波动光学
十一 第十一章 狭义相对论
十二 第十二章 波和粒子
十三 第十三章 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技术支持:山东和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网站 | 知识产权声明
山东省继续教育共享服务平台享有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未经书面允许,请勿链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