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负责人: 赵雪梅,李桂林,张美叶
课程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
课程属性: 专业课 所属学科门类: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特点

    《运动生理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立足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体育专业素养培养为主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仅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人体各器官生理机能产生系统认识,而且熟知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机能活变化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科学地指导健身锻炼、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课程立足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结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面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制定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1 能说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1.2 理解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变化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2.能力目标

2.1 能运用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体育锻炼;

2.2 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运动实践复杂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3.1 形成健康意识和家国情怀。

3.2 具备科学思辨素养。

三、教学内容

    为更好地适应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遵循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基础上,着重加强运动生理学的实用性,使内容更契合专业特点。全书共分为15章,包括绪论、肌肉活动、能量代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内分泌调节、免疫与运动、血液与运动、呼吸与运动、血液循环与运动、消化吸收与排泄、身体素质、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运动技能的形成、年龄性别与运动、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和环境与运动,既涵盖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又突出了体育专业特点;在阐明生理基本知识的同时,又包含较多的应用内容。

四、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1.教学方法

     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用结合,教学设计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运用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探究法、启发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活力。

2.组织形式

2.1 课堂教学——探究+合作+讨论+交流

    利用线上学习数据分析学情,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运动实践中的案例,让学生从巩固知识,到提升能力,再到利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问题,逐渐进阶,同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

2.2 自学——微视频+线上测试+在线讨论+查阅文献资料

    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及考核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学习,通过即时测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配合作业及讨论,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基础知识内化。

2.3 课外拓展——完成进阶作业+阅读相关文献

    针对课堂所学知识,教师课后布置相应练习,起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针对学生运动实践遇到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解释并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五、教学要求

1.线上学习:认真完成学习平台的视频观看、习题作业等任务。

2.课堂学习:按时上下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质量高、及时完成作业。

3.作业,书写工整,按时提交。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1.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姚泰,赵志奇,朱大年等.人体生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王步标,华明.运动生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1.

5.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6.赵雪梅.运动生理学实验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岀版社,2011.

7.张建福,彭聿平,闫长栋.人体生理学(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赵雪梅,教授,硕士,中共党员,主要承担体育教育专业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实验》和《实用运动生理学》四门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近五年共讲授《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实验》960学时。自2007年起,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工作,先后将《运动生理学》建成网络课程(2007年)、重点课程(2012年)、精品课程(2015年)、一流课程(2021年)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主持校级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的建设,现为山东省课程联盟线上课程、中国高等教育智慧教学平台的《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两门课程的负责人;完成教科研项目18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4部;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和《中国妇幼保健》等期刊发表论文48篇;获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等各级教学奖励19项、科研奖励13项,其它综合奖励9项。 在课程建设中,负责人全面统筹课程建设工作和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编制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形式,拓展教学资源,推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二,负责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组织课程组成员共同讨论建设本课程的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选用教材、集体备课、撰写教案、制作课件、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考核等工作,组织课程组全体教学人员互相听课、观摩和评课;第三,负责录制教学视频,撰写讲稿,制作相关PPT;第四,维护和建设课程网站,负责课程资源的整理和上传,做好后期维护与更新,以确保课程平台的持续改进与提供。

绪论
肌肉活动
能量代谢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内分泌调节
血液与运动
免疫与运动
呼吸与运动
血液循环与运动
消化、吸收与排泄
十一 身体素质
十二 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十三 运动技能的形成
十四 年龄、性别与运动
十五 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十六 环境与运动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技术支持:山东和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网站 | 知识产权声明
山东省继续教育共享服务平台享有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未经书面允许,请勿链接转载。